再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是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一场刚结束的包虫病手术病房外,他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传达出智慧和学识,让人如沐春风。从他的谈吐中,也能读出自信、乐观与从容。
8月8日-11日,董家鸿率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专家团队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20人来到果洛州人民医院,开展了十例包虫病手术,包括5台肝部分切除术、3台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2台微波消融术,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一胆漏发生。每一位病人都对董院士竖起大拇指,嘴里念着“曼巴,瓜珍切(藏语“医生,谢谢”)”。
在术前,董家鸿与各位专家细致地询问病史、查阅病历、影像资料等,组织专家团队及果洛州医院外科团队进行术前讨论,评估及制定手术方案。甘德县患者才昂患有严重的巨大泡型包虫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较大,董家鸿带领本土医生经过八个小时“奋战”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输血,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于西藏、青海等地广大牧区,给当地群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被称为“虫癌”。董家鸿扎根青藏高原多年,今年更是带领其团队五上平均海拔4300米的果洛高原,以精湛的医技、真挚的情感、饱满的热情、细致入微的服务,精准施治,全力救治每一名包虫病患者,并用长时间、大规模的实验数据为高原病防治提供了支撑,为藏族同胞带去安康,被亲切地称为“好曼巴”(好医生)。
没有牧民群众的健康,就没牧区长久的安居乐业。为了更好地预防包虫病,近年来,果洛州编制《健康教育知识读本》、《洗手操》、《预防包虫病的呼唤》等教育读本和歌舞,并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利用第二课堂、班会、家长会等载体,开展了以包虫病防治知识为重点的主题教育,让果洛州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包虫病,并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引导学生向家长和社会传播包虫病预防知识,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全社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包虫病防治的格局。